第(1/3)页 民国十九年,十月二十日,晨。 辽东半岛,深秋的寒意已悄然浸透山野。 铅灰色的天空低垂,仿佛与远处旅顺方向连绵起伏的山峦融为一体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前的凝重与肃杀。 旅大前线,某隐蔽指挥观察所。 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、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委员长兼主席张汉钦,在一众高级将领的簇拥下,正凭栏远眺。 他身披将校呢大衣,身形挺拔如松,深邃的目光透过高倍望远镜,久久凝视着远方那片被日军经营多年、号称“东方凡尔登”的旅大要塞群。 身旁,张作相面色沉静,杨宇霆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如鹰,汤玉麟则有些不耐烦地搓着大手,张景惠安静地站在稍后位置。 前敌总指挥、以沉稳善守著称的于学忠中将,正手持指挥棒,在巨大的沙盘上详细讲解当前敌我态势。 “……自九月末,常南京与阎锡山达成所谓‘停战协定’后,其嫡系中央军刘峙、顾祝同部约十五个师,正大规模向山东兖州、临沂一线集结,其前锋已抵近鲁南。 韩复榘榘态度依旧暧昧,既未响应我救国会议号召,也未明确阻止中央军过境,俨然作壁上观,试图待价而沽。” 于学忠的声音平稳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严峻。 汤玉麟忍不住哼了一声,嗓门洪亮: “妈了个巴子的!韩向方这个滑头! 首鼠两端,还想学吕布当三姓家奴? 等老子收拾完小鬼子,回头就收拾他!” 张作相微微皱眉,示意汤玉麟稍安勿躁: “韩复榘不足虑,跳梁小丑尔。 眼下心腹大患,仍是旅大之敌。 据可靠情报,日本国内已通过《帝国总力战纲要》,正疯狂扩军备战。 其海军联合舰队活动频繁,似有再次冒险之可能。 我们必须在其完成新一轮战争动员前,拔掉旅大这颗钉子,彻底稳固辽东,方能无后顾之忧,应对全局。” 张汉钦放下望远镜,转过身,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: “韩复榘之事,暂且不理。当务之急,是旅大! 日寇据此要塞,如鲠在喉,锁我渤海门户,牵制我大量兵力。 一日不克,我东北乃至全国皆不得安宁。必须速战速决!” 杨宇霆适时上前一步,低声道:“少帅,近日我情报部门及统战部门,接连收到来自南京方面中央军及诸多地方杂牌军的密电,表示愿阵前起义或接受改编,拥护《振华大纲》。 初步统计,有此意向的部队番号繁杂,兵力合计约在三十个团、近三万人之众。 虽良莠不齐,但其心可察,其势可见,南京政权已是人心离散,土崩瓦解在即。” 张汉钦微微颔首,目光中闪过一丝锐芒: “此事由你与剑秋妥善接洽,甄别真伪,把握时机。 但切记,旅大之战,必须依靠我军绝对主力,以泰山压顶之势,一举功成,不容任何闪失!” 他顿了顿,看向于学忠, “前线部队准备如何?” 于学忠立刻挺直腰板汇报: “禀委员长!我攻击兵团已部署就绪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