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走到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前,手指有力地划过, “我军战略,清晰明确:乘胜南下,与南京决战,完成国家实质统一!” 他详细阐述理由,逻辑清晰,仿佛胜券在握: “第一,政治合法性使然。 我‘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’甫立,根基在于推翻卖国政府,领导全民抗日。 若顿兵不前,坐视南京苟延,则内部凝聚力必散,外部支持必堕。 唯有速定中原,方能正名位,聚人心!” “第二,战机稍纵即逝。 我军新胜之余,士气如虹,民心所向! 而南京方面,据可靠情报,已人心离散,众叛亲离。 除其直接控制的苏浙皖等数省,各地将领密电输诚者甚众! 就连晋系驻守平津、河北的徐世昌将军,亦已密电表示拥护我《振华大纲》,愿接受整编,共赴国难! 届时将加入我军,打开南下通道,以促成抗战救国之大局! 此乃天赐良机,岂容错失?” “第三,亦是关键一点,日军短期内已无力干预!” 张汉钦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, “辽东一系列战事,予其朝鲜军重创,令关东军精锐几近全歼! 日军纵然疯狂,其国内动员、新师团编成、海军集结,绝非一朝一夕可成。 依我判断,经此连番重挫,日军至少需五到六年,方能恢复元气,发动新一轮大规模入侵! 旅大素有‘东方直布罗陀’,‘东方凡尔登’之称,乃日本大陆政策之象征,如今见死不救,正是其力有不逮之明证!” 他总结道,目光灼灼: “故而,当下正是千载难逢之战略窗口期! 我军正当挟大胜之威,以雷霆万钧之势,挥师南下,与一切爱国力量联合,速战速决,彻底铲除南京反动政权! 如此,方能‘毕其功于一役’,结束内耗,整合全国之力,铸就真正强盛之国防,以应对未来必至之对日总决战! 此乃上应天时,下顺民心,中合兵家之道!” 张汉钦一番论述,慷慨激昂,有理有据,充满了年轻统帅的魄力与自信。 一旁的杨宇霆也微微颔首,显然对此战略深以为然。 然而,蒋百里静静地听着,期间又忍不住用手帕捂嘴低咳了几声。 他深邃的目光始终随着张汉钦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,未曾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 待张汉钦言毕,满怀期待地望向他时,蒋百里却久久沉默。 会客厅内只剩下炭火偶尔爆裂的噼啪声和他略显急促的呼吸声。 他缓缓站起身,步履略显蹒跚地走到地图前,伸出枯瘦但稳定的手指,先点了点旅顺口,然后沿着漫长的中国海岸线,从渤海湾滑到东海,再到南海。 他的动作很慢,却带着一种千钧之重。 最终,他转过身,面向张汉钦和杨宇霆,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之前的温和与自嘲已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凝重、甚至可以说是悲怆的神情。 他清澈而深邃的眼眸中,仿佛倒映着未来的血海与烽烟。 他用那沙哑而沉重的声音,一字一顿地说道: “汉钦,你的谋划,听起来顺理成章,气势如虹…… 若论常理,似乎无懈可击。” 他顿了顿,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压下胸腔的不适,然后猛地提高了声调,那声音如同警钟,敲在每个人的心上: “然!若果真依此而行……” “则东北危矣!神州危矣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