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....... 与此同时,张李氏打开了第二封信后来到了西市。 这里正在谈论秦风私掏600万犒赏边军,谈论镇国公意图造反。 她自然而然地融进去神秘的道: “你们这消息过时了。” “我刚从东市过来,跟我挺好一个摊位的大姐说,他叔叔家的小姨家的儿子刚负伤从边疆回来。” “他说前几日镇国公发兵大破六国。” “世子秦风确实给了六百万,但那是因为朝廷已经好几个月没法军饷了。” “所以世子变卖家产给将士们补上的...”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,这次没有盲目相信而全是疑惑的目光。 张李氏丝毫不受影响,双手一摊道: “看我干嘛?我也是听人这么一说,是真是假,咱平头百姓哪能知道?不过...” “无风不起浪,没点根据谁能想到这块。” “而且,这事儿不像别的,空口白牙,等几天看有没有捷报不就行了。” 这么一说现场众人纷纷点头,顿时再次议论起来。 “是这么个理儿!” “不过,朝廷要是欠好几月军饷这事可干得太缺德了。” “对啊,人家在外拼命可就指着这点银子呢。” 于是,西市的舆论场悄然发生了变化。 “嘿,你说的都过时了,现在有个新说法...” “还唠争风吃醋那老掉牙的事呢,现在都是...” .. 类似的对话,慢慢蔓延到了茶馆、酒肆、街角。 人们依旧在谈论秦风,但话题不再局限于“弑杀皇子”。 多了对“边疆战事”“朝廷欠饷”“世子动机”的猜测与期待。 一种对真相心照不宣的期待感,开始在京都的市井间弥漫开来。 而皇宫内的众人对此毫不知情,正在上演一场自作聪明的大戏。 ........ 另一边,秦风正躺在草席上,翘着二郎腿,美滋滋地畅想着乾胤天得知计划破灭时那气急败坏的模样呢。 “吱呀——” 牢房那沉重的铁门突然被从外面推开,打断了秦风的遐想。 同时传来了新来的锦衣卫牢头那刻意拔高、带着十二分谄媚的声音: “秦世子——!陛下召您即刻上朝!” “您快请起身,稍微收拾收拾,咱们这就得动身了。” 秦风闻言,先是一愣,随即笑了: “乾胤天,你这可真是打着灯笼上厕所——找(屎)死啊。” 第(3/3)页